小编知道,不少辽宁本地企业找体育冠军代言时吃过闷亏——去年沈阳某器械厂花20万签了个“摔跤冠军”,结果发现对方连省运会奖牌都没拿过,产品上市直接被职业打假人盯上,赔得比代言费还多三倍。这种糟心事,说到底就是没搞懂辽宁体育冠军经纪公司直签的门道!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怎么绕过二道贩子,直接抱住辽宁冠军资源的大腿!
► 为什么非得直签?钱和风险都差着档次
大连某运动品牌去年想找全运会柔道冠军吴宇代言,中介开口要50万,后来通过辽宁体育局旗下的星耀体育直签,同样的两年肖像权只花了28万。差价这么大,主要是中介层层扒皮——辽宁冠军经纪公司抽成普遍在15%左右,而野鸡中介能抽到40%!更坑的是合同陷阱:有些中介把“出席商业活动”写成“线上肖像使用”,企业想搞线下推广还得二次付费。
不过话说回来,直签也不是万能药。辽宁男篮二队的李晓旭这种潜力股,企业想直签反而更难。为啥?因为梯队运动员的商务权基本被辽宁冠军体育这类官牌经纪公司攥着,个人根本没谈判资格。这时候硬要直签可能得罪经纪公司,最后连合作机会都黄了…
► 三步摸到真门路:别在百度瞎搜了
-
查牌照:辽宁正规体育经纪公司全在《辽宁省体育经纪人名录》里挂着,像辽宁冠军体育、星耀体育、辽篮商务这三家,手里捏着王娇、崔晓桐等三十多个本土冠军资源。小编亲眼见过营口企业拿着名录去沈阳体育局核验,当场就避开两家山寨公司。
-
盯赛事:辽宁全运会刚结束那阵子,省体育局官网会更新运动员经纪归属。比如去年鞍山企业就是在女子摔跤决赛后第三天,抢到新科冠军刘丽的直签名额。要是等热搜出来了再动手?早被大品牌截胡了!
-
走冷门:冰雪项目经纪竞争小很多。辽宁冰雪运动中心自己就有经纪资质,像贾丽亚这类全国冬运会冠军,企业通过中心直签能省30%费用。毕竟滑雪项目商业价值还没被炒热,议价空间反而大。
► 合同里藏着三颗雷:不拆准吃亏
但有些朋友签完才发现掉坑里,多半是没看透这三条:
- 分成黑洞:辽宁规定运动员代言费20%要分给输送单位(比如体校或俱乐部)。沈阳某食品厂去年就栽在这儿——合同写“甲方承担所有分成”,结果多掏了9万给省体校!现在聪明企业都让经纪公司预先垫付这笔钱。
- 地域限定:把使用范围缩到东北三省,费用立减四成。朝阳某文旅集团签辽宁女排队员时,限定“只用于本地公交站牌广告”,比全国授权省了15万。
- 伤病条款:千万别信口头承诺!大连某健身房老板吃过亏——签约冠军训练受伤,合同没写“伤病期间暂停计费”,白赔了半年代言费。现在老手都加上这条:“年度缺席超30天自动续约”
► 企业省钱的野路子:打包签更香
要是预算实在紧,试试辽宁体育局的“冠军拼盘”计划:5万块能打包三位全运会铜牌选手,比单签便宜一半;或者赞助辽宁青少年锦标赛,15万拿下赛事冠名权,还白送三位新锐冠军的肖像使用权。鞍山某器械厂去年就这么操作,用U18男足冠军队伍集体代言,成本压到单签的1/3!
其实直签最大的坑,是有些企业贪便宜找抖音网红中介。他们手上所谓“辽宁武术冠军”,连省体育局注册记录都查不到。小编建议咬死两条底线:必须查看运动员在《中国体育年鉴》的赛事成绩,还得让经纪公司出具辽宁体育局背书的授权书——少一样都别签字!
说到底啊,辽宁冠军经纪直签就像相亲——光盯着照片不行,得摸清对方家底脾气。那些被中介坑过的企业,八成是太着急没做背调。不如学学沈阳老铁的做法:先花5000块委托辽宁体育产业集团做资信调查,确认干净了再砸钱签约。虽然多道手续,但总比事后打官司强,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