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成都某火锅店签了个羽毛球冠军,100万代言费打过去,结果发现海报只能贴在后厨?” 小编听法务朋友聊起这事,惊得火锅油碟差点打翻——肖像权条款挖的坑,真能吞掉小半年的利润啊!今天咱们就掰开合同里最要命的两块硬骨头:肖像权怎么圈定才安全?对方违约该咋索赔?手把手带你看透那些经纪公司不爱说的隐秘角落。
(趁热咬一口酥肉的分割线)
一、肖像权:别让百万代言费锁进抽屉!
▶ 核心雷区:签了”全渠道”≈没签
虽然经纪方拍胸脯保证”全网通用”,但去年有家四川电器品牌就栽在这儿——奥运跳水选手的代言合同写着”全媒体授权”,结果产品上了重庆轻轨广告,运动员转头索赔80万!问题出在哪?没把”媒体清单”当户口本一样逐条登记!
实战填坑三招:
- 学某成都潮牌的神操作:
“含春熙路LED大屏、天猫旗舰店主图、朋友圈广告(9宫格第5位),排除直播及境外投放”
(连广告位序号都写上,经纪公司想搞鬼都没缝钻) - 追加”类目锁定”条款:
假如你卖酸奶的,一定加上这句:“代言范围仅限于乳制品,排除药品/金融/竞品行业”
不然哪天看到冠军头像贴在痔疮膏上…别问小编为啥知道 - 续命彩蛋:过期素材处置权
很多企业不知道,合同到期后素材还在用可能被告!记得塞这条:“合作终止后,甲方可继续使用已投放素材6个月作过渡期”
二、违约条款:别被”双倍定金”忽悠瘸了!
▶ 血泪教训:某运动鞋厂白赔30万
明明运动员爆出赌球丑闻,品牌方想解约却被怼:”合同只写了’犯罪才能解约’,赌球可没写进去噢!” 气得老板差点把生产线砸了…
避雷必备四板斧:
违约情形 | 实操应对条款 |
---|---|
运动员涉黄赌毒 | 写清楚”含行政拘留/热搜负面事件” |
经纪方拖交素材 | 超过48小时?扣当天0.5%代言费 |
肖像盗用第三方案例 | 加一句:”乙方保证未抵押肖像权给网贷平台” |
品牌方拖延付款 | 运动员反杀招:”超时付全款则收回肖像权” |
(扒口冰粉喘气的分割线)
三、藏最深的”三连炸雷”——新手99%中招
雷点1:”不可抗力”成垃圾筐?
某赛事因疫情取消,经纪公司说”算不可抗力不退款”,其实早有判例打脸:
“合同必须标注:赛事停办需退还相关费用”
(具体退多少比例?小编咨询了律师但还没摸透门道…有懂行的朋友评论区支招啊!)
雷点2:社会事件躺枪赔不赔?
比如代言人老家突发地质灾害,品牌被骂”吃人血馒头”——虽然可能不是企业过错,但建议塞这条:
“若遇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双方可暂停合作2周且不追责”
雷点3:续约价格玩文字游戏
“优先续约权”听着美?成都某茶饮品牌就踩坑了——
合同写:”可按原条件续约”,结果经纪方说:”原条件指三年前单价,现在涨了4倍!”
破解术:改成”续约价格涨幅不超20%”
四、小编压箱底建议:合同要当”离婚协议”签!
干了八年品牌的老油条说句掏心话:别怕谈崩,就怕含糊!
- 把经纪方承诺的”独家资源””全网低价”全写进补充协议
- 违约金别客气:运动员违约按日均流水1%赔(某母婴品牌靠这条挽回百万损失)
- 终极神器:拉运动员进维权群!某运动鞋老板在群里直接@冠军:”兄弟你们经纪公司又作妖”,问题当天解决…
话说回来,去年省广告协会的案例显示,条款抠得越细的合同,履约率反而越高——或许暗示着把丑话说前头,才是川企闷声发财的精髓?
(抹把嘴结个尾)
别等踩雷才看合同!收藏这篇,签约前逐条拍给法务对照——省下的钱够吃十顿火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