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精心准备的新闻稿,要么卡在审核环节好几天没动静,要么直接被媒体拒稿,品牌推广计划全被打乱?别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拆解一套实战验证的7步发稿法,专治时效差和拒稿率高的老毛病!
一、发稿总卡壳?两大痛点不解决,效率永远上不去
-
时效性差:热点追不上、审核拖一周,发出去早凉了
-
拒稿率高:
-
内容坑:带联系方式、商业化太重(媒体直接拒稿!)
-
匹配坑:把科技稿投到家居频道(编辑一看就拒)
-
格式坑:标题超字数、图片少一张(细节毁所有)
-
二、7步高效发稿法:从准备到覆盖,全程避雷指南
“按这个流程走,拒稿率直降60%”——某企业公关部实测反馈
第1步:锁定目标——别把新闻稿撒成“传单”
-
企业常踩雷:一口气投100家媒体,结果90%不匹配
-
正确操作:
markdown复制
1. 品牌推广 → 选**门户网站+行业大号**(如新浪、36氪) 2. 地方政策 → 盯**省级官媒**(如浙江在线、南方+) 3. 危机公关 → 抢**央媒+高权重站**(人民网、新华网)[7,8](@ref)
第2步:吃透投稿规则——别等拒稿才看要求!
小编见过太多人,稿子写完了才翻媒体要求,结果发现:
-
人民网标题禁超25字
-
学习强国禁用免责声明
-
财经媒体必附数据源
→ 解决方案:建个媒体规则库(例):
媒体类型
标题字数
图片要求
禁忌项
央媒(人民网)
≤25字
3张高清
禁用免责声明
地方门户
≤30字
2-5张
可带地域关键词
行业垂直站
≤20字
1主图
须有专家观点
第3步:稿件打磨——避开这些雷,过稿率飙升!
-
拒稿重灾区:
-
带手机号/二维码(直接判为广告)
-
用“最佳”“第一”等极限词(党政媒体秒拒)
-
缺乏数据支撑(编辑:证据呢?)
-
-
高手写法:
markdown复制
低商业化包装: 原句:XX手机拍照性能**行业第一**! 改句:XX手机影像评测**跻身头部阵营**(附第三方报告链接)[9,10](@ref)
第4步:精准投稿——3类渠道,速度天差地别!
-
自投:邮件联系编辑(适合有媒体关系企业,但耗时3-5天)
-
平台代发:即传全媒、媒介盒子(当天审核,但费用较高)
-
混合策略:
markdown复制
**紧急稿**→ 用平台代发(24h内覆盖50家) **非紧急**→ 自投+平台补漏(成本省30%)
第5步:时效攻坚——给热点稿开“绿色通道”
-
黄金4小时原则:热点事件后4小时内发稿,阅读量高300%
-
快反技巧:
-
提前备好热点响应模板(填空式写作)
-
与媒体签急稿协议(注明“热点稿优先审”)
-
第6步:拒稿急救——被拒后这样做!
某企业用这招,拒稿修改后出稿率提高到85%
-
拒稿原因:需要补充数据 → 立刻插入第三方报告截图
-
拒稿原因:内容与栏目不符 → 切换同网站财经频道重投
第7步:效果追踪——别让90%的稿子“白发了”
-
必看指标:
markdown复制
1. 真实阅读量(剔除机器流量) 2. 权威媒体转载数(人民网、地方新闻网等) 3. 长尾关键词排名(行业词进前3页才合格)
-
工具推荐:
百度统计(看流量)+ Mention(监测转载)
三、3天覆盖100+媒体?关键在资源组合!
案例:某家电品牌新品发布,用此策略实现:
-
第1天:30家央媒/门户网站(通过平台代发)
-
第2天:50家行业站(用预审通道加速)
-
第3天:20家地方网(定制地域化标题)
秘诀在于:
-
分层资源包:
markdown复制
Tier1资源:人民网、新华网等(15家,审核严但权重高) Tier2资源:省级门户(40家,出稿快) Tier3资源:垂直行业站(45家,精准受众)
-
预审机制:
提前3天提交初稿给编辑,避开扎堆审核期
-
小编实操建议:省时省力的秘密武器
-
企业自建资源库:
用Excel记录媒体编辑联系方式、出稿时间、拒稿红线(每月更新)
-
个人号备用:
遇到官网投稿系统崩溃,直接联系编辑个人微信(亲测救急3次!)
-
慎用“免费渠道”:
自媒体平台虽免费,但公信力差,重要新闻仍要主攻权威媒体!
最后说一句:发稿不是一锤子买卖,与其追求100%过稿,不如专注让每篇稿子精准触达对的人——毕竟,1篇人民网报道的价值,远超50篇普通转载!